孫紅雷為高葉鳴不平,恰恰證明,三種畸形亂象正在影視圈野蠻生長
#頭條創作挑戰賽#
出道12年,高葉終于憑借《狂飆》紅了,成了眾人擁戴的「黑幫大嫂」。
高葉勝在那張美艷絕倫的臉蛋,更勝在和角色融為一體的演技。
在這之前,她飾演過的美艷女性角色不少。
比如《金陵十三釵》中的「五釵」;
比如《提著心吊著膽》的飯店老闆娘;
比如《我是余歡水》中的女助理。
這些年,高葉在演藝圈的機會并不多,哪怕有機會,也只是演女N號。
高葉能遇見《狂飆》,是運氣,更是多年積淀下的結果。
如果沒有這部爆款劇,恐怕高葉在11年前受的委屈也不會有人再提起。
時間回到2012年,在電影《邊境風云》的發布會上,孫紅雷在台上為高葉鳴不平:「這個女孩差點憋死,但是這個海報上沒有她的名字」。
高葉在片中飾演個性叛逆的女學生,與緝毒警的哥哥關系不太和睦。
有一場戲,高葉被犯人用保鮮膜包著臉,密不透風。
因為拍攝時間過長,高葉沒法說話,只能用腳敲擊地面求救,但是工作人員以為這是她的表演動作。
等工作人員反應過來時,高葉已經陷入昏厥了。
幸好現場有醫務人員,對高葉進行了心肺復蘇,這才撿回一條命。
作為剛出道的新人,片方根本沒有把她放在眼里。
哪怕對沒有名字感到委屈,她也無法發聲。
孫紅雷的一番話,才讓高葉在這部電影里有了名字。
在后面的采訪中,孫紅雷直言圈內副導演作威作福,讓新人沒有機會。
高葉的遭遇,何嘗不是萬千沒有背景的演員的遭遇。
如今高葉出圈了,類似的事件不會再發生在她身上了。
可是那些還沒名氣的演員,又在被這個圈子逼到何種境地呢?
11年過去,影視圈的三種畸形現象仍在野蠻生長。
01演員門檻越來越低,演技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2021年,在競技類綜藝《我就是演員》的舞台上,金莎和金子涵合作了《三十而已》中的一個原配和小三攤牌的片段。
其中,金莎演顧佳,金子涵演林有有。
這本來是一個戲劇沖突很強的片段,演得好的話,很有看點。
但是金莎和金子涵演了不到三分鐘,就被喊停了,導師全員皺眉。
顯然,作為門外漢的金莎和金子涵的演技太差了,根本沒有抓住人物的內核,演出來的只有尷尬和浮夸。
對此,章子怡發出靈魂拷問:「演員這個職業是一個最低級的職業嗎?所有人都要到這來分一杯羹。」
章子怡犀利的點評,在當時引起很多討論聲,不少人認為章子怡的格局太小,不愿意給新人機會。
可是到了今天,再回頭看章子怡這番話,卻不無道理。
章子怡并非要給演員這個職業劃分三六九等,而是演員的門檻太低,導致整個影視圈魚龍混雜。
在過去,演技是演員的飯碗,在今天,演技已然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
只要你有流量,有人捧,誰都可以來當演員撈金。
金子涵是《青春有你2》的人氣選手,顏值和唱跳能力都不錯。
可是,她偏偏想不開要嘗試當演員。
在《我就是演員》中,金子涵和李汶翰海演了《想見你》的一個片段。
結果全程沒有眼神戲,只有猙獰的面部表情。
指導老師劉天池直言金子涵像個人工智能的機器人。
郝蕾更是表示,金子涵不是演戲的材料,還是回去當唱跳歌手更好。
盡管如此,2022年,金子涵還是在短劇《我的二分之一男友》中擔任女主角。
不出所料,在整部劇中,金子涵只有那張臉還能看,演技更是談不上半分。
無論何時,她都瞪著那雙大眼睛,說著不自然的台詞,讓人分分鐘出戲。
在金子涵這里,毫無人物的情緒波動,無論是憤怒還是爭辯,她永遠都是一個表情。
2021年,同樣是女團出身的吳宣儀,在玄幻劇《斗羅大陸》中擔任女主角。
而比吳宣儀更資深更有演技的朱珠,卻只能演女配角,戲份還少得可憐。
原著本來是一部大男主劇,為了捧吳宣儀,硬生生改成了大女主劇。
如果吳宣儀能撐得起女主的戲份,倒也沒什麼。
但是在劇中我們看到的吳宣儀只剩下擠眉弄眼的尷尬表現。
明明是一個古靈精怪的角色,偏偏給吳宣儀演成了一個「女神經」。
笑起來的大齙牙就更讓人不忍直視了。
和吳宣儀一樣尷尬的還有她的好姐妹孟美岐。
2019年,她主演的電影《誅仙1》,拿下了4億票房,成為中秋檔的票房冠軍。
可事實上,這只是一部有流量無口碑的電影。
如今它的評分已經掉到了4.5,堪稱爛片中的戰斗機。
孟美岐的演技更是被專業人士稱演得不太好,太出戲。
當然,演技差的不止是孟美岐,男主肖戰也沒好到哪里去。
于是,這部電影成為第十一屆金掃帚獎最令人失望的影片,孟美岐和肖戰分別喜提最令人失望的男女演員。
面對外界的質疑,孟美岐回應說自己只能演成這樣了。
魔幻的是,即便毫無演技,孟美岐和肖戰卻片約不斷。
2022年,孟美岐成了體育電影《我心飛揚》的第一女主,夏雨、薩日娜這樣的老戲骨都要當她的配角。
肖戰的機會就更多了,除了各種大男主的機會,他還成了話劇《如夢之夢》演5號病人的演員。
演員門檻變低,不看演技,只看流量,帶來的最直接影響是,爛片越來越多,好演員的生存空間被擠占。
劣幣驅逐良幣,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同時,投資方不管影視劇的品質,也不在乎主角是否有演技,只要有票房、有收視率就行了。
影視圈并非不能接納跨界的演員,但前提是有當演員的信念感和良知。
比如同樣是選秀出身的王菊,在黑馬劇《愛很美味》中,演技過關,備受好評。
比如唱跳歌手謝可寅,在《親愛的小孩》中,情緒到位,立住人物。
比如易烊千璽轉型當演員后,有了《少年的你》、《送你一朵小紅花》等佳作。
流量偶像跨界演戲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沒有天賦,沒有能力,偏偏被粉絲和資本強捧,最終擾亂整個市場秩序。
02流量當道,關系戶橫行,好演員無戲可拍2019年,明道出現在《演員請就位》的舞台,大家都稱他是青春回憶。
實際上,參加這個比賽,他是以「新人」的身份來的。
在陳凱歌的組里,明道和比他小14歲的青年演員陳若軒比拼,最終還是落敗了。
發表淘汰感言時,他強忍淚水表示「這是我今年演的第一場戲」。
同時,他還表示自己沒辦法再演男一號了。
這兩三年,明道只客串了一部偶像劇《完美的他》,給流量演員做配,戲份少得可憐。
沒有戲拍,他只能轉戰話劇舞台,有了音樂劇《趙氏孤兒》。
出道三十幾年的濮存昕,在影視圈消失10年了。
有記者問他為何不演電視劇了?
他回答令人唏噓:「我演的東西沒人看,因為娛樂市場真的沒有我的活了」。
這些年,濮存昕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話劇舞台上。
他和徐帆主演的話劇《林則徐》,在網上的觀看人數超過170萬。
濮存昕台詞功底深厚,一個眼神就足以封神。
只可惜,這麼好的演技,影視圈卻沒有他的立足之地了。
整個影視圈市場,每年開拍的戲都是有限的,也就是影視圈的蛋糕就那麼大,除了被流量偶像分割了,關系戶也分了好大一塊。
楊冪曾在采訪中直言:「你要說整部戲里沒有關系戶,沒有投資人的老婆,沒有帶著資金來的,我覺得那都不正常」。
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些走捷徑的做法,成為了「正常」。
影視圈的關系戶,最典型的一種是「帶子進組」。
爆款劇《狂飆》中,演高曉晨的演員被吐槽演技差,只會吹眉蹬眼。
原來這個演員叫吳羽清,出生于1996年,是吳剛和岳秀清的兒子。
老戲骨陳寶國為了捧兒子陳月末也是費盡心機。
在陳月末剛出道的前幾年,陳寶國每演一部戲都要帶上他,包括口碑不錯的《老農民》、《老中醫》、《正者無敵》等。
但是陳月末的長相和天賦都不如陳寶國,如今依然還是籍籍無名。
在《覺醒年代》中,飾演柳眉的張思樂十分令觀眾失望,明明人設是個知書達理的美麗女孩,結果被她演出了摳腳趾的尷尬。
張思樂是張光北的女兒,而這部劇的監制之一正是張光北。
《急診科醫生》中的回國留學生,長相一般,氣質土氣,表演夸張。
這位演員正是老戲骨岳紅的女兒。
除了扶不起的星二代們,影視圈還有一些暗箱操作的行為。
當年楊紫演了《家有兒女》前面兩部,結果第三部的「小雪」卻被換成了寧丹琳,因為她是投資方的女兒。
2017年,電視劇《破冰行動》立項時,定的是嚴屹寬演男主角。
結果開機時間一再推遲,最終劇方終止了和嚴屹寬的合同。
2018年,《破冰行動》開機后,投資方更換了,黃景瑜成了男主角。
這部劇成了黃景瑜的轉型之作,而嚴屹寬公司將劇方告上法庭,只得到了片酬十分之一的賠償。
戚薇也曾說過自己被換角的經歷,導演本來對她特別滿意,說她和劇中的女主貼合度很高。
結果在開拍前五天,她被換掉了,換成了投資方推薦來的女演員,對方和角色完全不符,編劇就重新為這個女演員改寫了女主角色。
那些有背景的演員,踩著別人的肩膀上位,輕而易舉就能搶占別人的飯碗。
而默默無聞的演員們,根本沒有抗爭的能力,只能把所有的委屈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關系戶們唾手可得的機會,對沒有背景的演員來說卻是天方夜譚。
張頌文曾說在2003年,他見了三百多個劇組,被三百多個人拒絕了,兩年之內被否定了將近六百次。
惠英紅在出道早期為了抓住一個女主的機會,被男主角故意打了四十多拳。
當「潛規則」在影視圈肆意橫行,整個圈子就沒有公平可言。
當關系戶成了選角的標尺,整個圈子就沒有良性競爭。
這一切,都將影視圈推向了萬劫不復之地。
03過度吹捧爛片和演技,終究會遭到流量的反噬前段時間,「漂亮的李慧珍開播六周年」的詞條沖上了熱搜。
一部劇播出了六年,還有人在惦念,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麼經典劇。
實際上,這部被認為是迪麗熱巴代表作的劇,評分只有3.1。
有意思的是,迪麗熱巴當年憑借這部劇打敗殷桃等實力派女演員,拿下了金鷹女神的獎杯。
但凡對影視劇有點審美的觀眾都能看出,迪麗熱巴在這部劇中的表演浮夸做作。
一整個「傻白甜」的表演,居然讓粉絲對她的演技深信不疑。
這六年來,迪麗熱巴的演技并無質的飛躍,也沒有什麼高分作品。
不過,這也抵擋不住真愛粉們為她的演技「折服」。
2018年,新版《流星花園》還未開播,就噱頭滿滿。
作為偶像劇的大IP,本就擁有無數忠實觀眾。
在新版的選角上,似乎也符合大眾的喜好。
F4個個帥氣逼人。
杉菜沈月少女感十足。
結果開播后,讓觀眾大跌眼鏡。
全員演技尷尬,台詞功底不足,滿臉都寫著「我在演戲」。
更令人絕望的是,各種離譜的情節。
比如家境富裕的道明寺竟然要自己賺學費。
比如道明寺對杉菜的土味告白,讓人作嘔。
盡管王鶴棣的演技一般,他的粉絲依然在吹他是最好的道明寺。
如果一個演員只靠臉就能完成角色,還需要電影學院干嘛,大家都去比美好了。
2018年,楊冪和阮經天主演的《扶搖》,在播出期間更是霸占了整個熱搜。
為了刷《扶搖》的口碑,劇方請了不少水軍刷評論。
這些評論要麼是吹劇情,要麼是吹楊冪的演技。
楊冪的演技如何?大家心里都有一桿秤。
萬年不變的撲克臉,毫無情緒代入的演法,千篇一律的表情,哪有什麼驚喜可言。
更無語的是,這部劇還被扒出諸多抄襲,比如片頭抄襲韓劇《六龍飛天》,劇情抄襲《哈利波特》。
一部毫無誠意的劇,直到今天,依然還有人在捧著它。
過度營銷和包裝,在短期內能收割流量,博得眼球。
但是從長期來看,對演員是一種巨大的「捧殺」。
那些演技一般卻被推上神壇的演員,走不了太遠。
人設崩塌的張翰就是最好的例子。
這些年,他憑借《一起來看流星雨》、《不一樣的美男子》、《杉杉來了》等偶像劇出圈。
事實上,這些劇稱不上精良制作的好劇,只是撞上了偶像劇的風口,獲得了不錯的收視率。
至于張翰的演技,向來一般,只會演千篇一律的霸道總裁。
但是因為有角色濾鏡,沒人批張翰的演技,更多的是追捧。
多年以來的追捧,讓張翰完全認不清自己,以至于站得太高摔得太慘。
2022年,張翰擔任編劇的《東八區的先生們》喜提年度爛片。
在這部劇里,張翰延續了一貫以來的霸道總裁風格,以十足的優越感凝視整個世界。
于是,浮夸的台詞,油膩的動作,不合常理的橋段,物化女性的價值觀,統統上線。
官媒怒批,平台下架,張翰十余年打造的人設毀于一旦。
張翰的塌房,是他自甘墮落的結果,又何嘗不是粉絲和資本共謀的結果。
只聽得見贊美,聽不見批評的演員,都在走一條不歸路。
楊冪同樣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早期的楊冪有《北京愛情故事》、《仙劍奇俠傳》、《宮鎖心玉》等作品。
那時候還沒大紅大紫的楊冪,眼神里都是靈氣。
如果楊冪認真磨練演技,也會成為一個不錯的演員。
可是後來的楊冪靠營銷美貌和人設,迅速站到了頂流的位置。
名氣很大,可演技沒有長進,交出的作品更是不盡如人意。
就拿2022年的《謝謝你醫生》和《愛的二八定律》來說,且不說劇本一般,楊冪套路化的演技,觀眾已經無法對她無底線的包容了。
在資本逐利的演藝圈,包裝和營銷必不可少,但凡事過猶不及。
當你無底線追逐流量,終究會被流量反噬。
愈姑娘說影視圈這三種畸形亂象,折射出的是一個令人失望的現狀。
如今的影視作品不再是藝術的衍生品,已然成了一個商品,一門生意。
資本追求利益,看重的不再是劇本是否符合邏輯,演員的演技是否立得住人物,他們關注的是演員是否有流量,演員是否有關系。
于是,流量演員和關系戶,霸占了大部分影視劇。
而那些真正熱愛演戲的演員,遲遲沒有出頭之日。
出道十年的高葉,出道二十年的張頌文,才等來了《狂飆》。
可是還有多少籍籍無名的演員,又要等多少年才能遇到一部爆款劇呢?
當然,高葉紅了,也讓我看到影視圈的一絲光亮。
大家都在為她的大嫂角色歡呼,卻殊不知她為這個角色復出的努力。
高葉不僅是主動爭取到這個角色,而且角色的服裝、妝容,她都親自設計。
在詮釋的角色前,她已經把人物的前世今生都構思清楚了。
同時,她也將大嫂這個角色和劇中所有人物的關系梳理清楚,擁有一套別人撼動不了邏輯,才能說服觀眾。
高葉把角色吃透,認真對待每一個細節,才能呈現出無可挑剔的表演。
影視圈的亂象,想要徹底改變很難,但是作為演員的每一個人,是否能找回演員的初心,尊重演員的身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呢?(完)
【愈姑娘】記錄娛樂圈的風云驟變,感謝大家的點贊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