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做好孩子的心理建設建議
大家在孩子上幼稚園的前半年, 就可以通過繪本進行心理建設,長期的鋪墊,給他們一些安全感。
可以通過一些繪本閱讀來瞭解幼稚園的生活,包括爸爸媽媽不在的時候,幼稚園的一天是如何度過、早上會做什麼、中午會做什麼、下午會做什麼。
將這些事情事無巨細地講給孩子聽,讓他們提前預知他們將會面臨的生活,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幼稚園的一切都不是那樣的陌生,這些場景和活動,他們在繪本裡都看過。
如果提前選定了幼稚園之後可以報名幼稚園的親子班或者適應班,提前熟悉幼稚園的環境。
有一些幼稚園還會提供週末在園內舉辦的即將入園小朋友的親子互動活動,多多參加,可以幫助孩子熟悉環境及老師。
如果這些園內都沒有,可以自製將來所在幼稚園的繪本,文圖兼顧。
包括入園後一天的作息,從早到晚都會做什麼事情,環境和流程認知,比如進門之後有個小櫃子,可以放書包和外套,衛生間在哪裡,有玩具區、繪本區和手工區等等,戶外活動的時候在什麼地方,圖片可以自己去拍或者找老師要。
【粉絲福利】
小七老師價值 399元的 【6大潛能開發課】
↓↓
準備寶寶心愛的安撫物品
以一個過來媽媽的角度來說,這件事實在太太太重要了!
因為其實對於初上幼稚園的小朋友來說,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午覺是最難的,當他到睡覺的時候,發現床、被子、枕頭等等都不是自己熟悉的,他會真正崩潰意識到這真的不是自己家。
這個時候,如果寶寶有一件從小陪伴的安撫物品,那是最好不過。
沒有爸爸媽媽在的時候,這個小東西簡直是他在幼稚園裡最重要的陪伴。
如果沒有,可以運用孩子在家喜歡的物品發展一個,可以是小玩偶、安撫巾、小玩具、小毯子等等,作為寶寶在幼稚園的安慰物品,陪伴他在陌生的環境裡入睡。
媽媽和寶寶有一個甜甜的約定
即使已經提前做了心理建設、也已經有了陪伴他們的安撫物,但是到上學的時刻也難免還是會崩潰大哭。
這個時候,要做一些有儀式感的事情,幫助寶寶來度過最初艱難的上學時光。
比如再一次告訴寶寶,媽媽和你分開的時候,媽媽在做什麼,你在做什麼,貼一個代表媽媽的貼紙到寶寶的衣服上、甚至在書包裡背著媽媽的照片,這些都會非常能環節寶寶的「分離焦慮」。
這裡推薦蒲蒲蘭的一本繪本《存起來的吻》
放假了,小斑馬要去夏令營玩。爸爸媽媽給他準備了很多東西,還將吻裝進盒子,一同放進包裡。
晚上睡覺時小斑馬睡不著,於是它拿出一個吻貼在臉上緩解焦慮的情緒。
它還把吻分給一個因想念爸爸媽媽而大哭的小朋友,結果所有的小朋友都來索要帶有吻的小紙片。
於是小斑馬大方的給了每人一個吻,大家都是第一次在外留宿,有了小斑馬發給大家的吻,所有的小朋友都睡了一個好覺。

所以,對於小朋友來說,爸爸媽媽可能稍微用點心,都是莫大的安慰。
分離焦慮:家長也要避免焦慮
其實很多時候,家長比孩子更焦慮,每每送娃,都上演「孩子啕嚎大哭,家長掩面而泣」的戲碼,相信這樣的情況是很多的,甚至還有家長比孩子哭的還凶。
也很能理解,平時孩子在家,親人帶著,自由自在,進入幼稚園後,擔心孩子是不是吃的好睡得香,有沒有人欺負他,老師是不是對他好,尤其是媽媽,可能會比孩子更受不了。
但這時候就是考驗家長的時刻了!
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擔心、憂慮、心疼、心酸、不舍這些情緒傳達給孩子,孩子是非常聰明的,他一旦發現他在哭鬧的時候,你流露出這樣的情緒,他會瞬間感覺到,認為自己的處境很不好,更加無助。
更要溫柔而堅定,不要因為孩子的哭鬧就允許他不去上或者在送孩子的時候周旋太久,痛痛快快把孩子交給老師,相信老師能處理好,對於孩子和大人都會輕鬆一些。
給孩子穩定的安全感
很多家長怕孩子哭鬧,所以總是悄悄離開,連招呼都不打,這樣對孩子並不好,因為經過一天兩天,他們就會知道,爸爸媽媽在他不注意的時候會悄然離開,更加會全身心地關注著爸爸媽媽,不讓他們走。
所以,在送去幼稚園的時候,最忌諱在孩子不注意的時候悄悄離開,大大方方說再見,並告訴孩子,「媽媽會在你吃完水果做完手工後來接你,或者媽媽會在你下午戶外活動結束後接你」,並且一定要做到。
堅持幾天,孩子就會理解,媽媽並不是走了,而是一定回來接我,會慢慢找回上幼稚園的秩序和規律。
記得聊聊上學那些事
我們得告訴孩子們,上幼稚園不是一件痛苦的事兒,在孩子回來之後,可以睡前,溫馨的親子時光,和孩子一起來聊聊今天發生的事兒。
孩子有沒有非常喜歡的小朋友,多多發掘,強化這些感覺,孩子會逐漸覺得,上幼稚園也是件美好的事兒。
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
其實這點也不用太擔心,孩子在這個階段並非完全獨立,很多事情老師也會幫助和引導孩子完成,但有些習慣的培養,還是應該在入園前做好,這樣孩子的上園壓力也會小很多。
包括自主進食的能力,讓寶寶學會用勺子來自己吃飯,規律作息和獨立入睡的能力,要同步幼稚園的時間進行餐食和午睡安排,同時教會孩子獨立上廁所,或者在上廁所的時候讓孩子告訴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