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以後,有些孩子開始出現了咳嗽的苗頭,最近門診上看咳嗽的孩子也比較多。不少家長反映孩子總是早上起床咳那麼一兩聲,是感冒了嗎?需不需要干預?今天我們就來重點說說,夏末初秋的晨起咳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日常該如何調理。
晨起咳嗽的特點是什麼?
晨起咳嗽咳久了容易傷肺,損傷孩子的體質,所以也是很多家長朋友苦惱的問題。
晨起咳嗽多見於過敏性咳嗽,有過敏性鼻炎、咽炎、腺樣體肥大的孩子多發。因為這些孩子睡覺時容易張口呼吸,經過一晚上的睡眠,呼吸會帶走大量的水分,導致水分缺失嚴重。孩子早上起來呼吸道乾澀,就會引發刺激性嗆咳。
除此之外,有過敏性鼻炎或咽炎的孩子還會有分泌物倒流到咽喉,這就會引起咽喉的應激反應,造成咳嗽。這種情況在早上起床後會特別明顯,晚上鼻腔內分泌物減少,咳嗽反而不會很劇烈。
如何與其他咳嗽區分開來?
晨起咳嗽在天氣變冷的時候也容易發作,所以很容易被誤認為是感冒,但其實過敏性的晨起咳嗽和感冒的咳嗽是不一樣的。
感冒引起的咳嗽一般表現為打噴嚏、鼻塞、畏寒,可能還會有體溫的上升,部分孩子會有咽痛等症狀。而晨起咳嗽通常沒有這些外感症狀,因此家長需要細心鑒別。
晨起咳嗽的特點是早上咳,晚上和白天不怎麼咳。通常咳的時候沒什麼痰,咳嗽聲一陣一陣的,一動就咳得更厲害。特別是在孩子深呼吸後、天氣發生變化時,或者是接觸了過敏源,這種咳嗽就會更加頻繁。
如果孩子有以上的情況, 家長切記不要亂用感冒藥、止咳藥。過敏性的晨起咳嗽需要從內在調理孩子的體質、規避過敏源,感冒類止咳藥的效果並不是特別理想,不要隨便用。
為什麼晨起咳嗽在夏末初秋的季節多發?
夏末初秋,燥邪襲肺
夏末初秋,降雨開始減少,空氣濕度逐漸降低,燥邪當令。加上早晚溫差變大,早晨氣溫偏低,孩子陽氣較弱,抵抗力差,不能很好地抵禦外邪,所以容易受寒。如果孩子受燥邪和寒邪侵襲,肺氣就容易受到影響,引起咳嗽。
應對方法:
✔ 適當增減衣物。清晨溫度較低,起床的時候要多穿一些,特別是腰背部、腹部、腳背,要注意保暖。頭部和胸部可以相對穿少一些。
✔ 每晚溫水泡腳,或給孩子做工字操、捏脊等,增強孩子身體的陽氣,提高抵抗力。
✔ 飲食中適當加入蓮藕、木耳、百合、絲瓜、木耳、大米等潤燥的食物。多吃新鮮的水果和綠葉蔬菜。
✔ 不要給孩子喝太多冷飲。夏末初秋天氣轉涼,人體的陽氣內斂,喝冷的容易損傷陽氣。
✔ 食療方:百合山藥粥
百合山藥粥
材料:
山藥15克,鮮百合10克,大米50克
做法:
山藥洗淨去皮切塊,鮮百合洗淨分瓣,大米淘洗乾淨;把山藥、百合、大米一同入鍋加適量水,同煮至軟爛即可。
功效:
健脾和胃、清心安神、潤肺止咳
宜忌:
◆ 適用於脾虛證;
◆ 3歲以上辨證服用;1~2歲可煮得更爛,吃少量,餵食時注意別嗆到;
◆ 蠶豆病可以用。
經常吹空調
吹空調幾乎是每個家庭夏天的標配,尤其是嶺南地區溫熱多濕,即使到了秋天,白天溫度依然很高,很多家庭依然會開空調。空調吹久了,各種健康問題就會接踵而至。
首先,吹空調會使室內的空氣變得很乾燥,加上如果沒有定期清洗空調過濾網的話,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和粉塵堆積,就容易引起小孩子過敏。另外,溫度太低也容易導致寒邪侵襲人體,如果晚上睡覺溫度很低,孩子晨起咳嗽就會加重。
應對方法:
✔ 空調不要開一整天,而且不要對著孩子直吹。晚上睡覺時,可以調整為睡眠模式,溫度不要太低,室內溫度26-28℃最為適宜。開空調時,可以用加濕器維持空氣的濕度。其次要注意經常清洗空調過濾網,避免灰塵和空氣污染物沉積。
✔ 早上起床後給孩子喝適量的溫開水,濕潤呼吸道,減少刺激。如果嗓子幹痛,可以用秋檸飲來緩解症狀。
✔ 小兒推拿:工字擦背
「工」字型,為脊柱正中線和上背部「肺俞」、「身柱」所在橫線及腰部「腎俞」、「命門」所在橫線組成。
方法:一天早晚兩次,3歲以上的孩子每次300下,1-3歲的孩子100下,一歲以內的孩子50下。
孩子晨起咳嗽,本質上還是屬於體質虛,脾胃不足
《內經》中說:「五臟六腑皆使人咳,非獨肺也」。可見咳嗽不但與肺有關,還受其他臟腑的影響,其中最主要的還是脾胃的功能。
患有過敏性疾病的孩子,體質都是偏虛的,脾胃運化功能不好,抵抗力相對不足。所以氣溫或者外界環境稍有變化,孩子就容易反反復複咳嗽,斷不了根。雖然只是早上偶爾咳嗽,但是如果不從根本上調理體質,咳嗽的問題是解決不了的。
想要從根本上調理好孩子的過敏性咳嗽,關鍵在於健脾養胃,要以「補脾土,生肺金」為主要原則。孩子脾胃健旺,吃進去的水穀精微能被運化吸收,肺部得到營養,抵抗力就強,那過敏的情況自然能得到緩解。
調理方法:
健脾的第一步,就是要控制好孩子的消化情況,讓孩子不積食。而第二步,是在孩子消化好的時候要積極健脾。這些我在脾胃課裡都有詳細講解,這裡給大家介紹幾個最常用的方法。
✔ 「10秒判消化法」
判斷孩子有沒有積食,最關鍵的方法就是運用「10秒判消化」法。每天早上早餐後,花上10秒鐘檢查孩子的舌苔、口氣、大便、睡眠。如果發現孩子積食,要馬上調整飲食,用三星湯搭配素食、推拿等方法儘快幫孩子消食導滯。
✔ 健脾消積食材
飲食上,可經常給孩子食用大米、小米、紅薯、薏米、胡蘿蔔、南瓜、紫薯、山藥、紅豆、山楂、穀芽、五指毛桃等食材。
✔ 食療方:烏梅抗敏汁
在過敏症狀有所緩解之後,家長可以堅持給孩子喝烏梅抗敏汁。烏梅抗敏汁具有補益肺脾、斂肺抗過敏的功效,每週喝1~2次,在早上起床後給孩子喝。如果孩子不喜歡吃粥,那麼可以把方子中的粳米去掉,但要注意,去掉粳米後要在早餐後30分鐘左右給孩子服用。
烏梅抗敏汁
材料:
烏梅2個,陳皮1克,山藥10克,黃芪6克,白術6克,粳米50克,去核紅棗2枚,生薑1片
做法:
先將除粳米、生薑外的所有材料浸泡 30分鐘;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煮30分鐘,濾渣留汁;將粳米放入藥汁中,加生薑片煮至米爛。
用法:
晨起服用,分次服用。
功效:
補益肺脾、斂肺抗過敏。
宜忌:
◆ 過敏體質的孩子可堅持服用,有助病情緩解和療效鞏固。
◆ 3歲以上辨證服用。蠶豆病可以用。
✔ 小兒推拿
3歲以內的孩子可以用小兒推拿的方法調理,總的原則也是健脾益肺止咳。
• 補脾經200-300次:用左手握住孩子左手,以拇指、食指提捏住拇指,並使其彎曲;然後再用右手拇指,從指尖向指根的方向推按拇指。
• 清肺經200-300次:用手握住孩子的無名指,以無名指末節指紋推向指尖方向。
• 揉肺俞100次:肺俞穴,位於第三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用手指輕輕按揉。
• 捏脊3-5次:以雙手食指輕抵脊柱下方,向上推至脊柱頸部的大椎穴。同時雙手拇指交替在脊柱上重複按、捏動作。
除了上述各種應對方法以外,治療過敏性咳嗽還有一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規避過敏源,減少孩子能接觸到的室內刺激物,如煙霧、花粉、香料、毛絨玩具等。家裡的被褥也要勤晾曬、勤換洗。
當然,還有一點也是家長一定不能忽視的,那就是顧護好孩子的情志同樣非常重要,情志也是會影響孩子健康的,所以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要有耐心,不要打罵。
最後再次提醒各位家長,晨起過敏性咳嗽和感冒咳嗽、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不一樣,過敏性咳嗽是反反復復發作的,需要長期調理和呵護,這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