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兒道路上寶寶生病是不可避免的,比如發燒、感冒、咳嗽、拉肚子、便秘等等。對於沒有育兒經驗的寶爸寶媽來說,寶寶生病往往讓他們驚慌失措,有時候甚至會病急亂投醫。
很多時候並不是寶寶一生病就要馬上去醫院,在掌握正確的護理方法後,爸媽對寶寶護理得當,其實很多時候可以避免去醫院的。
即便需要去醫院,去醫院前,爸媽先學會做好正確的病情評估和家庭護理。把握好去醫院就診的時機,就能避免很多無謂的麻煩。
下面來瞭解一下寶寶常見疾病的護理方式,我們會逐一介紹寶寶感冒、發燒、咳嗽的正確處理方法,還會介紹寶寶拉肚子、便秘的常見處理方法,以及寶寶出現吐奶時該如何處理。
寶寶感冒怎麼辦?
不要動不動就喂感冒藥!
普通感冒俗稱傷風,是由病毒引起的,能夠自己恢復的疾病,通常症狀較輕,包括打噴嚏、鼻塞、流鼻涕等;而流行性感冒是指由特定的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全身症狀比較重,還會出現明顯的咳嗽、喉嚨痛等。
所以當寶寶感冒的時候,一定要弄清楚是哪種感冒,不要盲目地去處理。
寶寶感冒時可以先這麼做
寶寶發燒怎麼辦?
除了感冒,有時候孩子還會出現發燒的情況,發燒了,千萬不要盲目退燒!
發燒的好處在於,體溫升高的同時,身體的免疫系統都動員了起來,共同清除體內的病原菌;但壞處在於,如果持續發燒太久,身體就會元氣大傷,沒有更多地力氣再去和敵人鬥爭了。
可以先這麼做
什麼時候看醫生?
寶寶咳嗽怎麼辦?
咳嗽是一種保護反應,不要孩子一咳嗽就馬上用止咳藥!
咳嗽能幫助排除呼吸道的分泌物,避免氣道堵塞和繼發感染等風險。
肺炎的時候會出現咳嗽,但咳嗽本身是不會咳出肺炎的。如果孩子咳嗽幾天之後查出肺炎,其實是因為咳嗽時已經有肺部感染了。
寶寶晚上睡眠時咳嗽,最好將頭部或上身用毛巾、枕頭墊得稍高一些,以免呼吸道分泌物返流到氣管引起咳嗽,影響睡眠,這樣也可使小兒感到舒服些,緩解呼吸困難。
咳嗽得很厲害時不宜玩耍得太疲勞,不然會加重咳嗽。注意身體保暖,尤其是腳心和頭頂部不要受涼,以免反射性地使呼吸道抵抗力更為下降。但是也不要讓寶寶身體過熱,衣服被汗水浸濕後更容易引起咳嗽。
可以這麼做
什麼時候看醫生?
寶寶拉肚子怎麼辦?
千萬不要孩子一拉肚子就使用抗生素!
腹瀉,俗稱拉肚子,大多是胃腸炎引起的,很多情況都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根本無效。拉肚子了,關鍵是評估脫水的嚴重程度、及時補充水分。
腹瀉的治療並不複雜,對於感染性的腹瀉,最主要是採取抗感染治療,其次就是止瀉,使用腸黏膜保護劑和益生菌來調節正常菌群。至於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目前還沒有特效藥,一般5-7天的病程就能自愈。不論什麼原因引起腹瀉,關鍵是防脫水,及時補充水分。
可以先這麼做
什麼時候看醫生?
寶寶便秘怎麼辦?
開塞露等藥物不是緩解便秘的第一選擇,反復便秘需要引起重視!
便秘指的是不僅排便次數減少,而且大便幹結、費力,大便次數減少但是大便仍舊是軟便的,就不一定是便秘。
可以先這麼做
什麼時候看醫生?
寶寶嘔吐怎麼辦?
寶寶出現嘔吐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家長心裡沒底,還是建議儘快就醫。
可以先這麼做
什麼時候看醫生?
以上就是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全部內容,看完今天的內容,寶爸寶媽們是不是學到了很多呢,其實很多時候寶寶生病大人一定要冷靜處理,有些疾病處理得當能夠很快控制,如果處理不當,小病也會變成大病。所以父母們還是要多補充些育兒知識,這樣寶寶成長也會更加順利。